(资料图片)
原标题:“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不是小问题
近日,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数为683.3万对。从数值来看,去年是1986年以来结婚登记数量最低的年份,也是唯一一个跌破700万对大关的年份。这是自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6月14日 澎湃新闻)
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揪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面三孩政策下,结婚人数却逐年下降,势必抵消鼓励生育的实际效果,影响到未来人口的结构。笔者认为,“结婚率连续9年下降”不是小问题,既要理性看待,也不能坐视不管,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刹住这种不利于人口增长的局面。
结婚人数下降,同社会人口基数变化有关。进入到婚育年龄的人数减少了,结婚登记的数量也会同步下降。首先,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加剧,婚育年龄人口的比重在相应减少,必然会导致结婚登记人数的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国的结婚人数还会进一步下降,短时间已经不可逆转;其次,人们的婚姻观念变化也是重要因素。就业慢、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社交圈小、工作压力大、房价高,都对晚婚晚育的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社会宽容度更高了,大家可以有更多选择,未婚同居也更多被包容,可能一部分人会觉得婚姻条件还不成熟,不想受到婚姻的束缚。
“结婚率下降”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结构,应当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多方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举措,纾解年轻人的诸多压力,让结婚人数止降转升。比如,延长带薪婚假时间;凭结婚证可享受一次性购房优惠;倡导节俭文明婚礼新风,鼓励参加公益集体婚礼,遏制巨额彩礼、大操大办婚礼等陋习;政府出台奖励生育政策,并在孩子幼托、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让结婚的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等等。当结婚生子没有多大的压力,年轻人才会“爱结婚”“爱生育”。
同时,还应当为结婚登记提高一些便捷的条件,对未婚或同居生子,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如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21个省份婚姻登记可实现“跨省通办”,为大量流动人口的结婚登记,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结婚率;而对未婚或同居生子的现象,也不能“戴有色眼镜”进行任何歧视,不仅应当在非婚生子户口登记、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还应当像婚生子一样,在孩子成长期充分保障其各项合法权益。这样,结婚登记方便了,未婚或同居生育孩子,也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才能提升结婚率和生育率,避免人口断崖式下跌的极端情形发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丁家发)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