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荔枝三把火?降火、不上火要这样吃-天天新消息

2023-06-22 10:08:26 来源:中新网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贠英杰

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岭南佳果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因其鲜嫩爽口、味道甘美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但有些人吃了荔枝后咽喉痛、口干渴,有些人吃了荔枝更是脸上爆痘。如何吃荔枝才能不上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支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何吃荔枝会上火?

荔枝属于热性食物,食用过多容易使人体内阳气过盛,或阴虚火旺之人,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其原因主要是荔枝丰富的营养成分、热量及温热药性,会激发人体内本来存在的慢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广东民间有“荔枝有热毒”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荔枝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果酸,过量摄入糖分会提高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出现口干渴现象。而过多的果酸则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进而引发“上火”现象。

还有一些人,过食荔枝也会导致皮肤湿疹加重。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对荔枝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导致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肠胃不适等。这种过敏反应也可被视为“上火”的一种表现。

想不上火可以这样吃

吴伟教授介绍,中医养生之道主张春夏养阳。荔枝实乃人体扶阳之佳品,尤其配合进食动物蛋白,助阳更佳。需要注意的是,荔枝含有一定的糖分,因此在品尝时需要适量,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控制体重的人来说。

另外,吃荔枝想不上火,可以留意以下注意事项:

1.每次食用荔枝不超过300克,每天8-10颗,防止“上火”。

2.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盐水、凉茶或海带绿豆汤,或者把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防止虚火。

3.对于吃完荔枝后,出现口腔溃疡、长青春痘等“上火”的情况,患者可适当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

4.“上火”的患者,可以每天坚持多喝开水,可以饮用夏桑菊冲剂、王老吉凉茶,也可以冲泡金银花、胖大海或菊花茶饮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火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清热祛湿颗粒冲剂可以用于降火。

5.岭南民间食疗方可以缓解上火:①冬瓜生地猪脊骨汤;②老鼠瓜鲫鱼排骨汤;③冬瓜薏苡仁鸭子汤;④土茯苓生地草龟汤;⑤鸡骨草猪排骨汤。

标签

郴州安仁文旅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000万元

3月16日,安仁县举行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县委书记王洪灿在开工仪式上宣布:湘南起义旧址群——朱毛井...

2022-03-20 15:40:46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

2022-03-20 15:39:41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

2022-03-20 15:38:59

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头羊” 锦州力争一季度“开门红”

3月16日,记者从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领头羊——锦州万得集团获悉,今年前两个月,企业订单充足,正铆足...

2022-03-20 15:37:41

油价或有望冲击“九元”大关 宁波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

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于3月17日24时开启,油价或有望冲击九元大关。前一天晚上11点,鄞州区不少加油...

2022-03-20 15:34:38

从水塘到“云”端 全国最大高邮鸭养殖基地实现智慧养殖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1个人能...

2022-03-20 15:33:17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

2022-03-20 15:32:01

镇江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闯出“镇江之路”

从烹饪江鲜河豚的个体小饭店到规模化的江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从白兔草莓丁庄葡萄的单个农户种植到茅山...

2022-03-20 15:31:11

总投资30亿元 盐城东台8个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

总投资30亿元的精密电子元器件项目、同益电子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金利美精密组件项目、天永智能设备项...

2022-03-20 15:30:13

去年南京规上信息软件业企业实现营收7577.28亿元 同比增长10.3%

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规模以上信息软件业企业共166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1家,实现营...

2022-03-20 15:28:57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